当下周开始网课
date
‣
slug
pandemic-times
status
Published
tags
summary
type
Post
微博小号和某人互关了,大号也不想再说话了,绿洲又会出现在别人的微博消息里,Instagram 显然不是日记的好去处,最后还是来这里发几句牢骚——
盯某人的主页时发现他关注了法大考研的主页。怎么说呢,感觉物理上的距离越来越远了,现在还在同一座岛上,可要是这事儿成了,他就要飞去北京做他的法学硕士,但我是大概率没法去北京读研的。
之前还幻想过去蛤校,估计也是希望渺茫,照我现在这状态,能本校就谢天谢地了。可我真的不想读本校研,这样还不如直接去找工作。当初高三的时候一直把本校当做保底的,虽然一开始成绩很不理想却也无所畏惧,最后来了个超出预期的成绩,比本校最低分数线高了一大截。可到了填报志愿的时候才发现,我差点选不到心仪的专业。最低分数线是一回事,专业分数线又是另一回事,而其他
Top 10 大学我就更高攀不起了。
又说到找工作。听老人言,面试造火箭,入职拧螺丝。我还没有到实习的时候,此前也一直幻想能不能去鹅甚至 G 家,直到目睹了几位师长的境遇后……。此外,对于某些公司,为了让 HR 能够录用自己,还得充分展示自己有多么适合被剥削。恶心。
但是自己的姿势水平不够是真的。除去从去年仰慕至今的
leader,还得再加上一个月前招进来的一位很厉害的新人。本来就觉得自己没有资格带前端新人了,又刚好来了一位很有热情的大佬,说实话,感觉自己被挑战了。怎么说呢,他指出的问题是很有道理的,但是他提供的解决方案,由于我不懂,所以我不知道是不是真的合适。我只好避雷说,我相比新人来说只是更了解一些当前系统的情况,技术力可能是远在他们之下的。
但不可能就这样下去,我还得帮他们 review 代码,如果我自己写出来的代码都不 ok 的话,又怎么让人信服呢……
自从来这边带孩子,就愈发颓了,白天没有连续的大片空闲时间,感觉啥也做不成;晚上有空了,却又一直刷手机刷到两三点。
前几天制订了网课前的计划,几乎全部没开始做。我有点慌,因为全部都没预习,之后真的可以开始上课吗。三个月的超长假期的成果,就这就这就这?
这周还去广州看病了,看完一时触动很大,感觉要每天好好喝药、抹药膏,定时足量喝水,好好护理皮肤。结果第二天又抛到九霄云外去了。
很多事情都是这样,看书也好,学习也罢,都是受到一时触动而兴起,之后再无下文。于是成就感全无,愈挫愈颓,愈颓愈挫,恶性循环。
有人说,开始时把目标放小一些,每天完成的东西不要太多,这样才更容易坚持下来。但是每次我都会觉得,我没有办法/耐心去等待,如果任务过细,那要什么时候才能完成?我现在手头上的事情,允许我细水长流么?一想到这些,我又犯懒了。
我想做的事情太多了,我必须做的事情太多了,我很想在预定的时间内达成,我必须抓住机会去完成所有的东西。可惜,如此拷问的后果就是一事无成。这是一个悖论,可我难以挣脱。
我还是相信所谓纯粹的爱情,小孩子那种。看到身边人去相亲,现实地打量着对方的各种硬条件,有房有车有存款,我总觉得不应该是这样的。我想象中的伴侣关系应该是互相有感觉的,两情相悦的,可以冲破现实阻力的。
也许是很难的。
在某人之后,我一直觉得我可能不会再遇见他这样的人了。他在我眼里,可能不是尽善尽美,但是我就是有感觉。时至今日,我仍然不知道我喜欢他什么,也许仅仅可能是那个时候我们关系挺好,而导致我对他产生了依赖。
我真的喜欢吗?虽然憧憬一起生活的样子,可是我却不知道能和他聊什么话题,之前会出事儿也是因为共同话题的空虚。
我真的不喜欢吗?可我看见他咖啡桌对面的人时会心有不甘,在微信群里遇见他发言时整个人都会紧张得颤抖起来。
偶尔我还是会做梦梦见他,醒来之后就会回味刚才梦中的场景,接着感叹“结果还是忘不了啊”,最后在现实与梦境的巨大反差下暗自神伤。
那天晚上,高中社团群突然99+,大家开始甩之前的黑历史照片,他也在其中。我默默窥屏,看见几张他过去的样子,然后这时突然来了一张我的照片。里边的我和另外一个人坐在电子阅览室的同一张椅子上,我右手搂着那个人的腰,一起看着前边的电脑。
一开始我看不出另外一个人是谁,然后看了一下他的鞋。心里一惊。窥屏的我在群里打了满脸问号。
“你抱过的人你居然忘了?”
确实,我不记得有这一幕了。
我一直很疑惑高一的时候我和他是怎样的关系。我的记忆里充斥着高二下那段痛苦的日子,却全然不知再之前是什么样的。这张图让我确信,还是有那么一段时间,他是很喜欢跟我一起玩的。
结果整个故事显得更凄凉了。